一边是工厂轰鸣,工人忙碌;一边是种植园遍布,奴隶劳作。美国,这个年轻的国家,在建国之初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。经济模式的差异、对奴隶制的不同态度,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不同愿景,最终将美国推向了内战的深渊。
从萨姆特堡的第一声炮响到谢尔曼的焦土政策,我们将回顾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悲壮,以及它对美国历史的深远影响。
一部电影《美帝崩溃》让美国人因为加州和德克萨斯州联手“造反”的虚构情节而感到国家分裂的恐惧,担心会不会再来一场内战。
这种焦虑其实并不多余,因为它源自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,那场战争留下的伤疤至今还没好。那南北战争究竟怎么开始的?它对美国造成了什么影响?又是如何塑造了美国的历史走向呢?
分裂的种子
美国,这个喊出“人人生而平等”口号的国家,却在刚成立时就种下了分裂的隐患。
独立战争成功后,美国采取了联邦制,南方州因此得以保留奴隶制,继续支撑着他们的种植园经济。
北方州靠着工厂和工人,南方州则看中便宜的外国货,这俩地方一南一北的经济做法不一样,所以在收税这些事儿上意见不合。北方想要多收税来保国产,南方却觉得外国货更划算,不想加税。
这经济上的矛盾慢慢就变成了政治上的对立,就像一颗定时炸弹,最终引发了内战。
随着美国往西拓展,南北之间的冲突越发尖锐。
北方推动自由农民和商业的发展,吸引了众多移民,实力逐渐增强。
南方长期靠种植园和奴隶劳动发展经济,主要就是买地买奴隶来扩张,这办法虽然能让经济有点发展,但也让社会分成三六九等。
后来北方靠着西进运动,人多了,钱也多了,把南方的风头压下去了,南北间的力量对比失衡,南方最后就分家了。
1860年,林肯总统主张废除奴隶制,他当选后,南方七个州不满,就拉帮结派成立了“美利坚联盟国”,还先动手攻击了萨姆特堡,这样南北战争就爆发了。
这可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,伤亡也最惨重,两边加起来有350万人参战,死了62万,比之前所有战争加起来还多。
烽火连天
在内战早期,南方军因为老练的将领和外国势力的帮忙,一度在战场上领先。
英国为了确保棉花的供应,偷偷地站在南方这边。
法国想趁美国内乱的时候在墨西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
南军的罗伯特·李将军多次用少量兵力打败了数量更多的敌人,甚至一度威胁到了华盛顿。
安提塔姆战役成为内战的关键转折点之一,它是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单日战役,双方共有超过2.3万人伤亡,北方也因此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战争策略。
扭转乾坤
为了改变战场形势,林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行动。
它发布了《解放黑奴宣言》,让黑人获得自由,还鼓励他们加入北方的军队,这一举措对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打击。
推出了《宅地法》,让人们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西部土地,吸引了很多人搬过去,也让北方变得更强大。
不过,也有个很残酷的事实,就是林肯政府默认了北方军队对南方实行了那种“烧光、杀光、抢光”的政策。
北军头领谢尔曼下令执行“烧、杀、抢”的狠招,对南方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打击。
在亚特兰大那场大战中,谢尔曼把整个亚特兰大城烧成了一片废墟,让它变成了一片焦土。
在维克斯堡战役里,北军猛轰了47天,把城里的房屋都轰得七零八落。
谢尔曼实施的焦土政策把南方的经济和战争力量都给毁了,还让南边的老百姓心灰意冷,这样一来,北方就更容易赢这场战争了。
战争的代价与遗产
1865年4月,南军投降,内战拉上帷幕。
但这场战争太惨烈了,不仅伤亡惨重,财产损失巨大,还让美国社会背上了沉重的伤痛。
内战打完没多长时间,林肯就被暗杀了,这给胜利的喜悦添了点悲伤。
虽然北方赢了,但把黑奴解放了的事还没完全做到位,南边的黑人们还是得忍受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。
内战虽然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痛苦,但同时也为国家的成长扫除了不少障碍。
它不仅保卫了国家的完整,结束了奴隶制,还让美国资本主义得以飞速发展。这场战争还强化了美国的民族认同,为美国成为全球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看回南北战争那段历史,我们还能深刻体会到它的惨烈和悲凉。
而《美帝崩溃》这部电影引起的紧张感也提醒咱们,国家分裂的风险一直都在,所以保卫国家的完整和保持社会安宁依然是我们最关键的任务。
南北战争教会我们,分崩离析只会带来祸害,唯有齐心协力才能带来兴旺和进步。
记得历史,别再犯同样的错误,这样才能把未来建设得更好。
美国内战改变了这个国家,也对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现在,内战的后果还在持续影响着美国,让人明白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和漫长。